1、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
课程理论硬捆绑:经管知识与食品技术简单拼接,缺少理论深度融合;
产业实践缺融合:经管融入的跨界实践场景不足,产业需求匹配脱节;
培养质量难保障:融合培养的质量控制机制缺乏,培养效果不够理想。
2、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
(1)构建多元融合的理论课程体系
2017年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(苏教高函﹝2017﹞47 号,浙江省教育评估院)认为南京财经大学是一所在“大财经”视域下强化财经学科与粮食学科的交叉融合建设的大学”,而浙江工商大学以商科为主要学科背景,两校积极利用“经、管、法”学科课程资源,形成了人才培养特色(表1)。
表1 两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对比
两校联合组建跨学科线上教研室,改造课程体系:
课程思政:挖掘“科学思辨、倡导创新”等103个专业思政案例融入所有专业课程,坚持思政育德;
方案改革:经历多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,确立“经、管、法”融入的培养目标,面向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开设经管通识选修模块,《经济学原理》《管理学原理》《财务管理》《经济法》等10多门“经、管、法”融合的选修课程,专业教师根据学生兴趣和就业方向,科学指导学生选择。
经管融入:跨学科团队联合挖掘食品开发、技术管理、质量控制、市场营销和成本分析等67个优秀食品产业案例,以及商品学、消费心理学等经管知识点52个,构建“食品价值链原理”“食品质量控制”“食品价值创造与成本分析”“食品流通与营销”“食品企业家课堂”等5门经管深度融入的食品产业链课程(图3),打造食品专业“经济管理”选修模块,每位学生选修不低于4学分。同时,在《食品分析》等食品专业课中引入“认证认可”相关资质和管理的教学内容,《食品消费科学》《食品感官科学》《食品质量管理与法规》中增加商品学、经济法和心理学等知识点。在《财务管理》《生产与运作管理》《市场营销学》等课程需根据食品行业特点引入教学内容,对学生经管能力的培养更具有明确性和引导性。
教材编撰:联合行业专家编撰《食品标准与法规》等融合型教材,构建食品管理工程师的知识体系;
国际互认:对标国际食品专业标准,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等高校合作,衔接Food Science-Business等模块课程,协议互认学分。
图3 经管深度融入的核心食品产业链课程开发
(2)重构经管融入的实践教学体系
体系重构:依托国家粮食储运工程实验室、食品工程与质量安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32个融合平台,通过整合校企资源,建设了以教学、科研、培训为一体的江苏省现代粮食工程与营养健康重点产业学院,以及一批高质量实验实训基地,打造“学校-企业-行业”联动式创新能力训练模块,完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(图4)。校企协同构建“专业基础实验、生产工程实践、虚拟仿真实践、科研项目训练、创新创业竞赛”五阶实践教学链,100%的学生参与一到三阶实践,85%的学生参与四到五阶实践。
虚拟仿真:校企共建国内领先的13个食品产业链虚拟仿真实践教育模块;
图4 现代产业学院多元协同实践教学模式
经管融入:依托经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打造27个融合类实践项目,将食品技术转化、产业链管理、市场流通、质量管理等实践要素融入三到五阶实践(图5);
图5 融合型五阶实践教学链条的创建
课外实践:举办全国粮食行业科技活动周,“粮动全球”模拟峰会、食品安全圆桌会议等多形式课外实践。
(3)健全融合育人的先进管理机制
建立了校企人力资源共建共享机制,设置灵活的人事制度,与合作企业共建一批教师企业实践岗位,打造高水平“双师双能型”师资团队。通过出台《现代粮食工程与营养健康产业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办法》等13份制度文件,打破课堂课时限制和“五唯”评价机制,将指导学生科研成果创新性、产业贡献度和社会影响等发展性指标考评,建立全方位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和多样化教师引进和考核机制(图6)。
图6 多元协同育人保障机制
融合课程以经管和产业能力塑造为导向评价,考察学生评分、企业评价、团队自评、课程目标达成情况;实践成效分阶考核,一到三阶引入经管知识点考察,四到五阶考察包括经管和产业思维的学生综合素质;学生能力综合毕业目标达成、就业率、企业反馈和第三方评价考察,组织和管理、财务管理等综合能力指标纳入评价体系。
海外知名教授采用弹性聘用和短期项目制考核;产业教授采用兼聘引进和发展性考核,将实践参与、项目实施、成果创新、产业贡献和社会影响等发展性指标纳入教师考评;经管类教师采用项目制与食品专业教师合作,参与学校日常工作量考核;专业教师跨院校、跨学科、跨专业交流、企业挂职锻炼与职称评聘挂钩。